top of page

生涯教練創造客戶內在動機前,該做的 3 個關鍵思考

作家相片: 彥麒教練彥麒教練



教練如何為客戶創造內在動機,提升對於工作的滿意?


近幾年,在面對客戶各種不同生涯議題的經驗中,對於現有工作的不滿意,是越來越常被提及的。不管是剛進入職場的社會青年,或是已經擁有許多歷練的主管們,皆有機會受到「我快要對於工作受不了」的想法影響。


而我發現,在對這些客戶進行教練時,我的主要任務都離不開藉由幫助客戶挖掘他們的內在動機,重新點燃對工作的熱情的過程。接下來,我將會簡單的與各位分享我如何通過教練對話技術來激發內在動機,使客戶的生涯發展變得充滿意義和成就感的思考。



思考一:理解內在動機與工作滿意度的深層聯繫


首先,理解內在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緊密關係是至關重要的。在我過去的教練經驗中,我發現那些能夠在工作中直接滿足內在動機的客戶,不僅在工作上表現更加投入與出色,而且心理健康狀況也容易能保持在積極與穩定。


但相反的,當客戶依賴外部動機(如金錢、地位)來驅動工作時,他們會更容易地耗盡自己的能量,尤其時當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焦慮與自卑,從而造成身心的過度負擔和情緒耗竭,在這樣長期的積累下,就容易對於職業產生倦怠、對於工作感到不滿。


因此對於工作滿意度的議題,我們可以嘗試幫助客戶從外部動機的關注漸漸轉移到對於內部動機的探索。



思考二:用三個面向的提問:創造客戶內在動機的催化劑


在引導客戶轉往關注內在動機的過程中,我會有意識的通過開放式提問和教練式的引導,嘗試對客戶進行這三個面向的進行賦能,具體包括:


明確工作目標的意義感:幫助客戶理解他們的工作目標與個人價值觀的關聯,增強對工作的目的感和對於未來期待樣貌的連結感。


提升對成果的自我連結:引導客戶深入思考他們的工作成果如何反應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協助客戶在理解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增強工作中的自主權:協助並鼓勵客戶探索在工作中能夠有用完整決策權的範圍,以增強他們對於環境與工作的控制感和自主性。



舉個例子來說:客戶小明是一名市場分析師,最近對工作感到不滿和疲憊,開始思考想要離職。而在與我教練對話的過程中,我發現小明對於工作中某些數據的分析深感興趣,但小明並未意識到自己有機會能夠爭取有足夠的自主權去探索新的數據分析方法,以提升工作成效。


所以在我們討論可以如何在現有所認知的角色中,逐漸加入更多自主性的調整、並嘗試安排一些行動方案,同時讓小明有機會與上司溝通。在持續推進專案的過程中,小明也漸漸的找到了工作的熱情。工作效率和滿意度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工作也穩定下來了。



思考三:耐心的引導,讓「時間」成為教練的夥伴


事實上,小明的案例也凸顯了在當代的工作環境中,對於內在動機探索的重要性。作為教練,我們都知道,通常重要的變化並不會迅速發生,尤其是關於調整行為與內在動機的連結。


因此,我們需要耐心地引導客戶進行每次對話,有系統的陪伴客戶探索自我,嘗試連結客戶身邊的正向資源與環境,讓客戶能夠在工作中面對無法掌控的挫折時,還願意堅持下去。事實上,時間就是教練的好朋友,只要客戶不放棄的持續調整,客戶對於工作滿意度自然就會提升。



在這篇分享中,我探討了幾個常見且重要的思考創造客戶內在動機的面向,希望能為各位在面對客戶時帶來一些啟發。儘管我們需要根據客戶的具體狀態來設計策略,但教練策略的核心本質是不變的:首先,理解背後的影響脈絡;其次,進行有目的性的提問;最後,保持持續性的調整。


*收錄於 擁報 - 第三期 教練專欄

Comments


Life Coach、領導力教練、生涯教練

彥麒教練|AndAction 教練 | 教練式領導、事業發展

©2024  AndAction 教練團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