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遇到自認「不幸福」的客戶,教練該如何引導?

作家相片: 彥麒教練彥麒教練

彥麒教練

在我們的教練工作中,有時會遇到感到「不幸福」的客戶。


他們可能覺得生活中充滿了挫折和失望,感受不到快樂和滿足,甚至對未來感到迷茫與無助。這時,我們需要以溫柔和同理的態度,陪伴他們一起探索內心的感受,找出讓他們困擾的真正原因。生涯教練不僅是傾聽者,更是引導者,幫助客戶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可能。


以下,我將分享我常用的系統化步驟,來引導這些客戶走向更滿意、更幸福的生活。


步驟一:理解「不幸福」的具體意義


首先,我們需要與客戶一起深入了解,「不幸福」對他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每個人的「不幸福」都有不同的來源,可能是工作上的挫折、人際關係的困擾、家庭的壓力,或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我們可以溫柔地邀請他們分享內心的感受,問問他們:「你覺得什麼讓你感到不幸福?」或是「有沒有什麼特定的事件或情境讓你有這樣的感受?」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陪伴他們一起探索,幫助他們辨識生活中哪些期待尚未實現。


同時,我們也可以引導他們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期待是已經被滿足的。例如:「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什麼讓你感到滿足或感激的事情?」生活並非全然黑暗,還有許多值得珍惜的部分。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們看到生活的全貌,認識到自己並非一無所有。


步驟二:重新看待幸福與不幸福


接著,我們可以與客戶一起思考,幸福與不幸福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要解決了不滿意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幸福。


但事實上,不滿意的對面只是「沒有不滿意」,並不等同於幸福。同樣地,滿意的對面也不是不滿意,而是「沒有滿意」。我們可以分享這樣的觀點,幫助客戶重新思考他們的期望和目標。


我們以假設性問句說明,例如:「如果我們真的解決了工作上的問題,你的感受是什麼?。那麼,除了解決不滿意的部分,還有什麼能讓你感到真正的幸福呢?」透過這樣的引導,我們鼓勵客戶超越消極的問題解決,主動尋找能帶來滿足感的事物。


步驟三:區分不同的感受並辨識滿意與不滿意的部分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可以引導客戶,將他們的感受「單元化」,也就是把不同的事件和情境分開來看。我們可以建議他們列出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例如:工作、家庭、朋友、健康、興趣愛好等,然後一一探討每個領域中的感受和經歷。


我們可以問:「在與同事相處方面,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到滿意?有哪些讓你感到困擾?」或是:「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沒有讓你感到快樂的時刻?」透過這樣的引導式提問,幫助客戶發現,平時忽略的那些能感到滿足的事情。教練可以鼓勵他們多關注讓自己開心的時刻,並與他們一起發現那些被忽視的美好。


這樣的提問幫助客戶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避免將所有負面情緒混為一談。當它們能夠辨識生活中的滿意與不滿意,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去改善,提升整體的幸福感。


步驟四:調整關注的焦點


接下來,我們可以與客戶討論,如何提升對事物感到滿意的覺察能力,同時降低對不滿意事情的執著心態。探討他們是否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那些無法改變的「重力問題」上,如原生家庭、過去的經歷或社會環境。這些問題往往無法透過個人力量改變,執著於此只會增加挫敗感。


我們可以問:「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可以控制或改變的?」透過這樣的提問,鼓勵他們將注意力轉向可控的領域,例如:培養新的興趣、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技能等。透過教練的問題,引導客戶調整關注的焦點,他們可能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讓自己感到幸福的選擇,並且透過專注於這些正面的事物,逐漸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步驟五:運用開放式和量尺式問句


當教練善用提問的技巧時,能夠引導客戶更深入地思考和表達自己。


使用開放式的問句,讓客戶自由地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經歷。例如:「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你感到開心的事情?」或是:「能不能和我分享一個讓你感到滿足的時刻?」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旨在鼓勵客戶打開心扉,暢所欲言。


使用量尺式的問句,則幫助他們量化自己的感受,進而找出具體的改進方法。例如:「如果以 0 到 10 分來評估,你現在的滿意度是多少?」或是:「你覺得需要做什麼,才能讓你的滿意度從 6 分提升到 7 分?」這種方式,可以讓抽象的感受變得更具體,便於客戶理解和行動。


教練的角色是陪伴和支持,幫助客戶發現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透過這些提問,引導它們意識到,也許只需要做出一些小的改變,就能明顯的提升滿足感。


步驟六:重視情緒的價值


最後,我們要特別關注客戶的情緒和感受。情緒是內心世界的反映,包含了許多重要的資訊。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安全、無批判的環境,讓客戶感到被理解和接納。有意識地詢問感受:「當你跟同事一起做專案的時候,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或是:「在這些感受背後,有哪些事情是你過去沒有發現的?」


透過這樣的對話,鼓勵客戶正視自己的情緒,理解這些感受背後的需求,如被關愛、被認同或是自我實現。我們也可以跟他們分享一些情緒管理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正念冥想或寫情緒日記,使他們能更好地處理和理解自己的情緒。



教練該如何引導?


教練該如何引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沒有人想要過得不幸福。面對感到不幸福的客戶,我們能做的就是溫柔地陪伴他們,陪伴客戶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


透過以上步驟,從理解「不幸福」的具體意義,到重新看待幸福與不幸福之間的關係,再到區分不同的感受、調整關注的焦點,以及運用有效的提問技巧和重視情緒的價值,一步步地幫助他們找到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這或許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但身為教練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持續以包容和開放的態度陪伴客戶,他們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收錄於 擁報 - 第五期 教練專欄

Comments


Life Coach、領導力教練、生涯教練

彥麒教練|AndAction 教練 | 教練式領導、事業發展

©2024  AndAction 教練團隊

bottom of page